大名鼎鼎的“座山雕”手下有多少人?真实情况让人笑掉大牙
那个姓孟的人把嘴一撇,说道:“
咱们三爷可不是那么好见的。你来靠窑,耍光棍儿来的吗?咋也得来点儿投名状吧?要不然,我咋知道你是不是共跳?
”
这个好办,俺们兄弟这就下山砸窑,到时候有啥献啥,老少爷们别嫌磕碜。
”说完他一挥手,便带着自己的几个人出去了。
当时在东北的牡丹江地区,盘踞着几伙顽匪,其中影响最大的,分别是李开江、许家四虎、姜左撇子和座山雕。其中人数最多、力量最强的是许家四虎,其次便是李开江。最为著名的座山雕,反而因为常年盘踞深山,力量和破坏力都最小。最后部队首长研究决定,先拿李开江下手,逐一清除土匪势力。
随着我军剿匪力度的不断加大,牡丹江地区的老百姓额手相庆。但是,如果不把座山雕抓住,剿匪的战斗就不能算最后胜利。
在电影《智取威虎山》中,座山雕姓崔,盘踞在日军的火药库(既威虎山)中,手下有匪徒上千人,头目八人,弹药更是多得吓人,可以吧子弹当炮仗放着玩儿。但实际上,座山雕可远没有这么风光。
张乐山的山头理念,和别人不同。为了便于管理,他麾下的人马从来都不多,百十来人已经是最大的规模了。因为他觉得,人数多了目标大,消耗也大,太过着眼,容易引来当局的进剿。不如规模小一点,活得也能更安心一些。用“小富即安”来形容他,非常合适。而且他的这一套也确实管用,从清朝到日满时期,他一直平平安安。
对这样一伙摇摆不定的顽匪,我军当然要排除万难去消灭他。于是杨子荣再度披挂上阵,带着几个侦查员就潜入了深山老林。在一个叫蛤蟆塘的地方,他发现了对方的行踪,并确定此处的几个伐木工人,就是座山雕张乐山的眼线。于是双方一接触,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。
杨子荣跟对方那个姓孟的人说的话,大部分都是东北的江湖黑话。所谓“
三老四少,请行个方便,俺娘家失火烧了,想借问个道路,去找小孩他娘舅。
”,翻译过来就是:“
几位,我们的窝点已经被端掉了,我想让你们帮忙引荐,去找你们的当家人。
”而姓孟的那句:“
你来靠窑,耍光棍儿来的吗?咋也得来点儿投名状吧?要不然,我咋知道你是不是共跳?
”,翻译过来就是:“
”
从伐木场到座山雕的住处,沿途共有三道关卡。杨子荣带着战士们每过一个关卡,都让姓孟的把哨兵叫过来,然后冷不丁地把人绑了。就这样不多时,他们便来到了座山雕的老巢!
这个老巢,并不是威名赫赫的威虎山,而仅仅是一个草棚子。杨子荣带着战士们冲进去时,里边仅仅坐着七八个人。他们看到正气凛然的侦查员之后,瞬间就瘫软了,乖乖地交出了自己的武器。战士们继续搜查,找到了在里屋睡觉的张乐山。此时,他已经不再是那个翻山越岭的座山雕,而是一个满头白发、长着鹰钩鼻子、满脸皱纹的瘦老头了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