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事术语
军事术语(英语:military terminology)一般简称军语,系指在军事组织中的专业人员之间(例如军人)流通的术语,其目的是以缩略语的方式,使到沟通者能够立刻理解其所代表的意义、法律用语、政治用语。
目录
1 中国古代军语
2 现代军语
3 两岸军语
4 参考文献
4.1 引用
4.2 来源
5 外部链接
6 参见
中国古代军语
编辑
自殷商起,甲骨文就有军语的记载,但此时期并没有系统性的归纳整理。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,《孙子兵法》、《孙膑兵法》、《六韬》等众多兵书,提出各种用兵及治军之说,当然必须要利用专有名词来指代,因而逐渐形成了中国的古代军语,其中仍有一些直到现代仍在使用,如军、旅、师、上将、敌情、法令、赏罚等。
现代军语
编辑
随著军事的发展,有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的趋势,军语作出规范(全军通用军语与军种专用军语)及教则相当重要,故有军语辞典和军语释要的出现。现代军语在运用上已经相当成熟,世界上也有许多国家进行相互军事交流,因此为了了解彼此所使用的军语,当前大多数采用北约会员国间所使用的军语辞典为准,再翻译为自己的语言。冷战结束后,再加进了俄罗斯的军语。
两岸军语
编辑
由于历史因素,1927年南昌起义后中华民国国军(前身为国民革命军)与中国人民解放军(前身为各种共军)开始分别发展,因此两军所使用的军语不尽相同。
同字异义:例如战机,在国军指战斗机,在解放军指战斗时机。
同义异字:例如步坦协同和步战协同、自行火炮和自走炮、航空摄影和空照等。
无相对应:例如国军所谓转进、斥候,解放军的所谓劳武结合、人民战争等。
参考文献
编辑
引用
编辑
来源
编辑
甲骨文动词词汇研究[永久失效链接]
两周军事铭文中的同义动词[永久失效链接]
甲骨卜辞中商代农业与战争关系研究[永久失效链接]
中国古代军语的分类 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)
海峡两岸军语差异比较 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)
外部链接
编辑
军语释要目录
国军简明美华军语辞典
外文军语统一译名通报一OO年增订本 - 中华民国国防部
军事用语频道_四野军事网(简体中文)
美国国防部军语字典(英文)
参见
编辑
军事主题
语言主题
语言学主题
文化主题
主分类:军事术语
军事术语首字母缩略字表(英语:Glossary of military abbreviations)
既定军事用语列表(英语:List of established military terms),列出了一些常见的军事术语。由于时代的演变,部分军事术语可能在如今已不适用,但可用于参考过去军事相关论文。
军事语言学